策论在古时指议论当前政治问题、向朝廷献策的文章,特点是以论点作为写作的中心,
这是很重要的一项,
也是偏重之点,
也是加分项,
一篇好的策论,哪怕别的科目不行,也有被选上的机会,甚至能够被直接任命为官,
纵观朝廷重臣,无一不是策论考手,如之前声明很大的蔡禾,
就是王康也是凭借一篇《教战守策》的策论,走入赵皇姜承离的视眼,
策论跟其他不同,已经上升到了国家的层面,
所出题自然也要针对当今时政,这个出题的争议就比较大了,
因为现今的赵国确实存在很多问题,
比如可以预见的越赵之战,
北方游牧的侵害,如何控制,
地方上民生吏治的问题,水利建设等等多种,
治国,战争,经营,发展等都在其列,
如何选取,是一个问题,
但人们很有默契的都没有提一个最大的问题,
削藩斩贵!
这始终是有着遮羞布,人人皆知,但都没有放在明面上,